转身仍是少年·忆峥嵘 | 所有付出 时间都会记住
i东莞 2020-12-31 09:16:18

当北方飞雪飘零的时候,岭南的东莞依然温暖如春。

今天,以综合日报形态呈现的《东莞时报》定格在“4655”这组数字,这也是时报人送给读者的最后一期“新闻大餐”,明天起,她将以翩翩《莞邑少年》的新面貌与大家见面。

时报转型之际,一如南方的冬天,透着一丝淡淡的忧伤,却又燃起更大的希望与豪情。

“把梦想铺在路上,把目标立在前方,让春风鼓起翅膀,飞!我们一起飞翔……”落地玻璃窗前,金色的阳光奢侈地洒满编辑部的地面和办公桌上,偌大的屋子里再次回荡起时报战歌《像风一样,像火一样》。

澎湃的旋律,穿透了时光的记忆,回首《东莞时报》走过的峥嵘岁月,重大事件,我们从未缺席;东莞发展,我们忠实记录;人物命运,我们深切关怀;公益行动,我们初心不变……

12年零9个月,一份新闻报纸的铅墨芳华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崛起与荣光;未来,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的《莞邑少年》将和您一起守望东莞的未来与梦想。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时报转型后,将以另一种方式继续飞翔,但时报人的新闻理想还在,他们走过的每一个足迹依然闪闪发光。

2008年

犹记得,3月26日的早晨春雨绵绵,“温暖”报纸《东莞时报》吹破春风,横空出世。从此,开放、包容的东莞结束了“没有一份属于自己的都市报”的历史。当天96个版的创刊号气势磅礴,英气逼人。

也是在这一天,《东莞时报》创刊号头版被精心制作成了极具收藏价值的“竹报”,堪称世界第一。

5月12日,汶川地震,举国惊动。时报先后派出8名记者奔赴灾区一线采访报道。他们走遍汶川重灾区,为读者发回大量一线报道。时报对于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无不体现了“温暖”二字。

2009年

这一年,大事依然不少,《东莞时报》照样在路上。5月2日,全球爆发H1N1流感,香港确诊首例。东莞对此迅速反应,时报立即跟进,在头版、后窗等重点版面进行了深度报道。

“让新闻温暖城市,给城市更多热量。”5月21日,首次开设《消闲周刊》,每周四推出8个版,内容涉及美食、游玩、购物等贴近民生的轻松话题,非常实用。

2010年

这一年,也是《东莞时报》大爆发的年份之一。大时代下的中国,少不了东莞这一微动力,3月26日,时报创刊两周年之际推出112版《微时代》特刊;在12月20日首次推出《深度周刊》,引领前沿概念。在时报风行千期的12月20日,重磅推出《千机变》特刊,探索一张新锐报纸和一座活力之城的无限可能性。

“24载炼成集团军!”6月1日,东莞报业传媒集团成立。次日,时报重磅推出“新起点 新跨越”特刊,引发全城关注。

2011年

东莞境内首条高铁——广深港高铁广深段12月26日正式运营,高铁虎门站同日启用。时报记者受邀提前体验高铁“贴地飞行”,见证东莞进入高铁时代,并发出多个版的相关报道。

12月11日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的日子。入世10年,东莞外贸进出口总额翻了3.5倍。作为站在改革开放巨人肩膀上的WTO之城,繁荣与转型成为东莞的面孔。12月12日,时报推出8个版的“WTO十年·东莞力量”特刊,重温改革开放、重温入世精神。

2012年

1月14日,以民生、慈善、服务为抓手,体现温暖情怀的《东莞时报》再迎高光时刻:荣膺“2011中国十大传播力都市报”!“成为离东莞市民最近的报纸”,是《东莞时报》坚持不懈的追求。

深耕基层,服务虎门。6月8日,东莞第一份社区报《虎门新闻》创刊,这是虎门新闻量最大的本地新闻类读物。

民生新闻最能体现温暖。2012年6月,东莞暴雨袭城。时报6月11日的《民生周刊》刊发了调查东莞地质灾害隐患的深度调查报道《都市险地突围》,时任市长在报纸上做了批示,相关部门根据报道出台了一系列方案。

2013年

春天是梦的季节。3月26日正值时报创办5周年,推出百版《东莞梦之报》谈梦想,分享梦想,让每一个追梦人知道自己并不孤单。

在汶川大地震5周年祭前夕,四川再次遭地震重创。4月20日,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包括时报记者在内的东莞报业传媒集团特别报道小组第一时间赶往灾区,克服重重困难,发回一系列重磅、感人至深的一线新闻。

2014年

这一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东莞时报》持续发力,3月30日推出《悦读周末》周刊,用最具营养的文字,为读者的生活充电、加油;6月11日推出全新民生互动栏目《为民热线》,打造市民和政府部门沟通的桥梁;8月20日,一个为孩子驱蚊的突发奇想,促使我们推出全国首份驱蚊香报。印刷“香报”的油墨虽然贵了一倍,但他的实用功能让时报人值得。

2015年

由东莞报业传媒集团重金打造、本地最强APP“i东莞”诞生!这款手机应用可以查公积金、查社保、查快递、看新闻、看女神、玩游戏……涵盖众多本地化服务功能。7月29日时报对此进行了报道。

12月29日,地铁2号线试运行,东莞正式跨入地铁时代。时报记者亲身体验,次日发出《东莞地铁时代》专题报道。

2016年

百年一遇的大雪,1月24日凌晨在东莞上空落下,早起的人们欢呼雀跃。时报文字和摄影记者不顾寒气袭人,走向街头近距离记录,并以8个版的篇幅图文并茂地呈现了这场罕见雪景与市民之间的故事。

“我带着你,你带着票,一起去坐地铁!”5月13日起,地铁2号线凭票试乘,高端大气有料的《地下铁》也在这一天诞生。前一天,时报还重磅推出《东莞地铁来了》专题,为市民奉上一顿丰盛的民生大餐。

2017年

“3.26”改版后,时报主打健康与教育内容,倡导报纸进家庭。先后开设晒娃专栏——“超级宝贝”,由时报摄影记者免费为入选宝贝拍摄萌照,在时报报纸和拍客公众号上同步展示;亲子专栏“妈咪HOME”不定期开展观影、读绘本、做手工等各种亲子活动,并在时报报纸和妈咪HOME微信公众号上展示。

4月29日时报推出《好食光》美食周刊,不仅有全方位试吃报告,还请读者吃“霸王餐”。该周刊每周六和读者见面。

2018年

春节期间(2月12日),为挽救一名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的女童,我们通过时报官微,全城接力,急寻A型血,很快就帮助两岁的小桃子顺利输上救命的血小板。3月8日,时报记者再次深度挖掘,在报纸上发出《重症小女孩连获救命血度过险情》的报道,报纸的慈善情怀让女童一家倍感暖心。

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东莞报业全媒体记者兵分多路实地探访、采访多位专家,在时报推出3个版的专题《港珠澳大桥开通》,深入分析大桥给东莞带来的新机遇。

2019年

用真实的故事和场景辞旧迎新,呈现一个不一样的时报新面貌。1月2日,时报推出24个版的《东莞24小时》2019新年特刊,用视频、图片、文字勾勒了东莞24小时内发生的事。本次策划融入新媒体元素,内容同时以微信推文、微信朋友圈拼图、H5、抖音等方式发布,传播效果显著。

4月2日,备受社会关注的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南沙大桥正式开通,时报推出8个版专题,深度揭秘大桥为东莞带来的影响和便利。

2020年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东莞迅速召开新冠肺炎医疗救治队伍动员会。1月25日,时报首次发出“全面打响疫情抗击战”集结号。

大年三十,时报第一时间派出记者深入东莞市第九人民医院隔离病区探访,是全市首批进入。记者李春燕坚持54天每天推出《战地笔记》专栏,记录东莞“白衣战士”在湖北战疫过程,社会影响较大。

抗疫期间,时报通过全媒体矩阵全方位报道战“疫”新闻,其中时报官微创造15条10万+战“疫”推文,集团微信矩阵排名第一;时报抖音收获20条千万级作品、单条视频最高阅读量6400万+,抖音东莞战“疫”合集总阅读量13.9亿,在全市媒体号中排名第一。

文字:刘承志

编辑:刘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