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旗峰雅韵|记中共东兰地方党组织创始人严敏:广西青年运动先驱、左右江农民运动领导人
i东莞 2021-07-11 23:06:10

邓小平同志说过:“广西右江地区,是一个比较有群众基础的地区,这里有韦拔群同志那样优秀的、很有威信的农民群众的领袖。东兰、凤山地区是韦拔群同志长期工作的地区,是很好的革命根据地。”

韦拔群(1894-1932),广西东兰县人,我党早期农民领袖之一,是百色起义、右江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的领导者和创始人之一。说到韦拔群同志,一定离不开严敏同志。严敏是韦拔群的入党介绍人。邓榕在《我的父亲邓小平》(战争年代)一书中曾提到严敏:“在靖西时,父亲得知右江沿岸还有果化在红七军手中,他为了赶去传达中央指示,离开红八军第一纵队赶赴右江。行前,他电告龙州,务须照决定原则,迅速向右江推进,以取得与红七军的联络。父亲离开红八军后,第一纵队久攻靖西不下,在撤回龙州时,在铁桥与敌人激战,严敏等四百多名指战员壮烈牺牲。”1930年,严敏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严敏是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广西青年运动的先驱者,右江地区中共党组织的创建者和左江农民运动的领导者之一,是中共广西省特委委员,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著名烈士。”

严敏在广西的四年中,先后三次到东兰县协助韦拔群工作,并当选为中共东兰县首任县委书记,从而使右江地区农民运动如火如荼,成为中央代表邓小平当年发动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根据地的首选目标。同时,严敏在邓小平和广西特委的领导下,为百色起义、龙州起义的举行和红七军、红八军、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做出了积极贡献。


 严敏是东莞南城周溪人

现留存的资料有说严敏是东莞人,也有说是新会人。中共广西区委党史研究室和中共百色地委党史办公室编著的《百色起义史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百色起义人物志》(广西人民出版社),这两本党史著作均在2004年前出版。在介绍严敏时,均认为是“新会人”。

广西龙州起义纪念馆陈列介绍和河池市东兰县纪念韦拔群烈士诞辰115周年活动指挥部编《严敏烈士光辉的一生》(2007年11月)都说严敏是“东莞人”。

河池地区东兰县曾经是东莞南城的对口扶贫县,两地交流频密。据南城的同志和相关亲历亲闻者介绍,东兰县确认严敏是南城周溪人。笔者深入调查了解到,南城周溪确有一条名为横壆的小村,村民姓“严”。在目前缺乏文献史料根据的情况下,是可以参考的。

综上所述:主张“新会人”的说法是2004年以前的,主张“东莞人”的说法是2007年以后的,然而不管说是哪里人,对严敏均是介绍:其早年就读于东莞中学。很明显,严敏是从东莞走出来的革命烈士。

 筹组共青团南宁地委

严敏,1902年出生于东莞县一个农民家庭。早年考入东莞县立中学,接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曾被推举为东莞中学学生自治会主要负责人。1922年,考入广东大学,1924年参加广州新学生社,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初,为在广西实现国共合作,发展广西革命力量,严敏受中共广东区委的派遣,来到南宁开展建党建团工作。

在南宁,严敏以大学毕业生的身份谋职,积极、慎重地开展工作。一方面秘密与工会、农会、学生会等群众组织联系,发现培养青年骨干分子,又在马武烈祠开展青年训练班,组织共青团员和进步青年学习,并亲自主讲。1926年11月共青团南宁地委成立,严敏任书记,团地委设组委、宣委、青委、工委、农委、学委和童委,并建立了一个外围组织——广西革命青年会,领导南宁进步青年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开展公开合法斗争。

严敏和共青团南宁地委积极推动广西青年运动,与工运、农运斗争配合,支援南宁工人的斗争和市郊吴圩等乡镇农民斗争,同时发动青年揭露反动军队罪行,声援东兰农民斗争,直到胜利为止。

 三赴东兰

1926年7月,严敏奉命到右江地区,协助先期到恩隆县(今田东县)的余少杰,指导农民运动和开展建党的工作。严敏依照壮族人民的习惯,把大家集中起来,一齐饮鸡血酒,以示结盟。对一些农民骨干,则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1926年8月,右江地区第一个中共党组织——中共恩(隆)奉(议)特别支部成立,严敏任委员。1927年2月,严敏领导奉议县农民协会成立,掀起了右江两岸地区农民运动的高潮。

当时,右江农民运动的中心是东兰县,自1926年2月“东兰农民惨案”发生后,各级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在以韦拔群为主任的县革命委员会领导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10月,中共南宁地委派严敏到东兰县,协助陈勉恕调查“东兰农民惨案”,并加强对农军和党团的发展工作。11月,中共东兰支部成立,严敏亲自介绍韦拔群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东兰农民惨案”终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胜利。故在12月5日,中共中央局写给共产国际的《中央局报告》中写道:“今年2月,广西东兰发生了县长援助劣绅土豪屠杀农民数百人之惨剧,现时经韦拔群同志之努力,又将东兰农民组织好,把土豪劣绅击退至西江东岸。韦同志在东兰已成为海陆丰之彭湃,极得农民信仰。”这是对东兰农运的高度评价。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共恩奉特支与上级党组织失去了联系。于是余少杰、严敏、韦拔群将右江各县的农民运动转变为农村武装斗争。1927年7月,在严敏的协助下,余少杰在恩隆县七里山区的百定乡百审村罗明山林场召开右江各县代表会议,作出武装反抗国民党右派屠杀的决策,成立以俞作柏为主席(未到职)、余少杰、韦拔群、严敏等5人为常委的“广西临时军政委员会”(亦称“三南总部”),统一领导田南道、镇南道和南宁道的农民武装斗争。同时,统一整编各县农民为右江农民自卫军,由韦拔群、黄治峰、余少杰分别担任一、二、三路军总指挥。至1928年2月,各路农民自卫军先后发动了奉议县仑圩和果德(今平果县)、东兰、凤山、镇结(今天等县)、恩村(今田东县)、向都(今天等县)等县城的武装暴动,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

1928年初,余少杰、严敏根据反“清乡”斗争的需要,在右江沿岸相继成立了恩奉、恩果、恩向三个区的革命农民联合会和农民武装基干队,形成了三个红色游击区,对打破敌人的“清乡”围剿发挥了重要作用。

1928年5月,受雷经天同志指派,严敏从恩隆县农民游击区再次来到东兰西山,向韦拔群传达了党关于当前斗争的方针和策略,并留在西山参与领导东兰、凤山游击区的斗争。夏初,严敏协助韦拔群指挥东兰农民攻占了武篆、江平、太平等圩镇,迫使敌军退守县城,后又将敌军龚寿仪团余部逐回百色,农军重新占领全县大部分圩镇。东兰、凤山、凌云和百色交界地区斗争形势逐渐好转,初步形成了以东兰为中心的四县农民游击区。

1928年10月,余少杰遇害,严敏主持“三南总部”的主要领导工作。按照广东省委和广西临时特委的指示,他加强了右江沿岸各县党组织和武装队伍的建设,先后建立了中共恩隆、奉议、恩林、果德4个县支部,接着召开了田南各县党员代表会议,成立了中共田南临时特委,严敏任书记。他把总部和特委从恩隆的七里山区迁移到奉议县花茶屯。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卓绝斗争,右江地区保存了10多支农军骨干队伍,农村游击的范围也扩大到10多个县,为百色起义、龙州起义的胜利举行和红七军、红八军和左右江革命根据的创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29年9月10日至14日,在中央代表邓小平和广东省委代表贺昌的指导下,中共广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南宁市郊的津头村召开,会议通过了《政治任务决议案》,把“准备武装暴动夺取政权”列为广西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会议产生了新的中共广西特委,严敏当选为特委委员。会后,严敏受党的派遣,第三次到东兰协助组建中共东兰县委,并做好武装暴动准备。10月14日至16日,严敏与韦拔群在武篆区那伦村主持召开了中共东兰县第一次代表大会,会上确定了在东兰、凤山、凌云等县发展党组织和开展土地革命等任务,并选举产生了中共东兰县委委员会,严敏任县委书记。会后,东兰农军按照县委的部署,在韦拔群、严敏的领导和指挥下先后解放了反动民团盘踞的太平、武篆两个重要圩镇和东兰县城,接着又配合凤山农军解放了凤山县城,为百色起义、建立右江革命根据地作出了贡献。

 参与百色起义、龙州起义

1929年10月下旬,邓小平、张云逸按照计划,带领我党掌握的武装队伍和地方机关干部从南宁转移到百色和平马镇。11月末,严敏奉调到百色工作。12月上旬,邓小平在做好百色起义的具体部署后,带领何世昌、严敏等一批党员干部离开右江,到左江的龙州,向李明瑞、俞作豫等传达中央有关指示和刚召开的广西前委会议精神,介绍右江地区准备举行武装起义的经验和策略,并共同研究制定龙州起义的具体计划。为了加强党对部队的领导,中共左江军委先后派了一批共产党员到部队和游击部队担任重要职务,严敏被派到第一路游击支队任政治部主任。1930年2月1日,龙州起义胜利举行,成立了红八军和左江革命委员会。严敏任红八军第一路游击队政治部主任。他也对该游击队进行了教育和改造工作。在中共左江特委和红八军的帮助下,龙州、上金、龙茗、养利、崇善、左县、雷平、凭祥等县相继成立了革命委员会。

3月中旬,在左江形势日趋紧张,红八军军长俞作豫与何世昌根据邓小平政委的指示精神,决定收缩兵力,必要时向右江靠拢,于是命令第二纵队队长宛旦平率两个连从宁明赶回龙州。同时通知严敏回龙州开会,并率雷献廷营同上龙州。严敏接到通知后,立即从左县的驮芦率第一路游击队的雷献廷开往龙州,行至崇善县土地圩时,恰遇赵子美领导的一支崇善县农民武装被当地民团包围。严敏立即指挥救出赵子美部,后一同回龙州。

3月20日上午,龙州工农兵群众在新填地广场举行悼念何建南烈士大会。桂系军阀得知红八军主力已分赴各地游击,驻龙州的红军、农军和赤卫队总数不足2000人,于是命令第十五军第一师师长梁朝玑率四个正规团兵力,并勾结地方反动民团,分两路回龙州城进犯。由于驻守崇善县的第一游击支队司令率部叛变,敌人得以长驱直入。守城红军在俞作豫军长指挥下仓促应战,先后击退敌人数次进攻,且毙伤敌人300余人。然而,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外出游击主力部队未能及时增援,俞作豫、何世昌等决定率部突围。严敏率第一路游击队第三营400余人扼守龙州铁桥南头阻击敌人,负责掩护大部队突出重围。因弹药耗尽,严敏壮烈牺牲,年仅28岁。

百色起义、龙州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规模和影响较大的武装起义,其风暴遍及20余个县,形成了广西革命的高潮,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在广西的反动统治和帝国主义的侵华势力,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形成提供了经验。

 结语

创建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实践。这是土地革命时期我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创建的一块较大的根据地,也是中国西南边疆唯一的革命根据地,它为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提供了经验,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严敏烈士作为东莞走出去的一名党的干部,他把自己的鲜血都洒在广西左右江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浇灌了八桂的山山水水,他的英雄事迹,永远值得后人铭记。

(本文作者为中共东莞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李炳球,相关图片均由其提供)


参考文献:

1、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中共百色市委员会党史办公室 编 《百色起义史稿》

2、 中共广西区委党史研究室、中共百色地委党史办公室 编 《百色起义人物志》

3、 刘高平 著 《放眼看百色起义》

4、 河池市东兰县纪念韦拔群烈士诞辰115周年活动指挥部 编 《严敏烈士光辉的一生》

5、 史波波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西南边疆唯一的根据地》

6、 邓榕 著 《我的父亲邓小平》(战争年代)

7、 韦英思 《红七军和红八军的几个史实考订》


编辑:王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