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旗峰雅韵|李汉仪:雕琢光阴 塑造永恒
i东莞 2021-04-11 15:29:31

人杰地灵的岭南古城东莞,走出过无数名人大家,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无形中给予着艺术工作者更多的灵感启迪——1932年4月出生于东莞莞城的新中国第一代雕塑家李汉仪先生,便是众多当代东莞艺术家的璀璨代表。

少时经历战火侵扰、颠沛流离多年逃难的艰苦生活,并未阻断李汉仪先生的求学之路,1953年从华南文艺学院美术部雕塑组毕业后,其继续前往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广州美术学院前身)深造,1956年毕业后留校任教。作为雕塑艺术学科学术带头人之一,在创作《搏斗》《珠江岸边》《烽火年代》《弓》《苏兆征》《东坡笠屐像》《浴血淞沪》《旗峰四英雄》等大量经典作品之余,历任广美雕塑系副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生培养众多优秀的雕塑学子,对广东乃至全国雕塑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艺术桃李遍布天下。

(2017年10月27日,李汉仪雕塑艺术展在岭南美术馆开幕。图为李汉仪为观众介绍雕塑作品 本报记者 郑志波)

“有人说记忆是时光的雕塑,那么当我们回忆过去的时候,就是在雕刻时光”——2019年6月,李汉仪先生在广州逝世,中国雕塑届痛别一代名家。虽然斯人远去,但李汉仪先生的作品却依然矗立在全国各地,向人们呈现着他毕生用心雕刻、闪现着无尽光辉的艺术成就。

战火纷飞赴港避难

美术道路涂鸦启蒙

1932年,李汉仪出生于东莞莞城北门正街,父亲为教师,向上追溯家世深厚——其叔祖父李仁荪,年轻时就加入同盟会,接受孙中山领导。“李仁荪的父亲李翰香和我的曾祖父有一位共同的好朋友,名叫蒋子敏。蒋子敏是蒋光鼐的父亲。蒋光鼐是著名的爱国将领,抗战期间十九路军的总指挥。李翰香和蒋子敏同年考中秀才,蒋光鼐年轻的时候据说也在我们家住过一段时间。”李汉仪先生回忆。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那段国难深重的岁月,留给李汉仪先生的童年记忆,很快就被改写——五岁开始上学、刚刚读过一年级,“日本人就打来了。1938年,我父亲原本参加了抗日救亡团,但刚刚进城就被拉进国民党军队。战事骤起,父亲跟随部队开赴前线,家里只剩下母亲和我,我们两个人逃难到了香港。”

对于在香港避难期间的艰辛生活,李汉仪先生在晚年依然印象深刻,也恰是这一时期,他完成了最初的艺术启蒙:“(我和母亲)到了香港就没钱生活,更加没钱去读书了,我母亲就去做点小买卖。最苦的时候,讲起来真的很惨。在香港没钱,偶尔靠一些亲戚帮忙,但是总不能靠人家。所以有一天,我母亲带着我跑到九龙……那里有一个难民营,我母亲想带我去难民营,进难民营有得吃。但是一看就觉得好惨。我跟我母亲两个坐在那里看了整整一天,看那里面怎么样,(原来是)打架、抢吃的东西,有些在太阳底下坐着杀虱子,还有跳蚤,很悲惨的。我母亲不敢进去,思想斗争了一天,坐在那里不敢进去,就带着我回来。”

颠沛流离,无法安定。“那时候没有书读,什么事都没得干,我母亲就买了一些纸、一些笔教我学写字,她怕我荒废了学业。”李汉仪先生介绍,后来有空的时候,自己就拿着瓦片在地上画画,“从香港过海的轮船、军舰,那时候很讲究军舰是什么特点,轮船是什么特点,就在地上画。再画香港好多新型的汽车,各种汽车,流线型汽车,双层巴士全都画,画完又画飞机。看小人书,就画文武生、花旦,这些随便就会画出来,也是有点样子的。”

就这样,从最初的信手涂画开始,李汉仪先生对于美术的兴趣日趋浓厚,之后又迷上各种各样的美术字。即使因为没有钱,也没有途径购买水彩颜料,但他依然创造条件,兴致盎然地自我钻研:“我用经金文纸来画画,用毛笔画。从河边找那些彩色的小鹅卵石,粉红色的、蓝色的、黄色的,把它们拿回家磨成粉。颜色虽然不纯正,但至少能将就着使用。石头没有绿色的,我就把树叶砸烂,用绿色的汁液做颜料。小学五六年级时候,基本上就是这样来画画的。”

(李汉仪雕塑作品:东莞中学的蒋光鼐像 莞中供图)

艺术理想越加明朗

重重磨砺完成抉择

李汉仪先生的作品恢弘大气,家国情怀是其中重要内容。事实上孩提时代,目睹国家蒙难,一腔热血的他便有过拿母亲缝纫针在左臂上纹下“抗日”二字的举动,至此这块伤疤伴其终身。1945年,随着日本战败投降,李汉仪先生回到家乡,爱国之心早已炙热:“逃难逃了七年,回到家乡的时候,心情真是很难形容,觉得每个地方都可爱,每个地方都亲切,非常宝贵。以前在日本人的手上,现在又回来了。”

根据记录,在颠沛流离、极为艰苦的状态下,李汉仪先生读完六年小学,足足历经十三所学校。其中八岁在志锐中学附小的一次经历,令其内心埋下了一颗极为朴素的艺术种子——

“学校举行演讲比赛,所有同学都在讲抗日必胜、建国必成这类主题,大部分都是这些,只有一位同学不讲这些,他讲的是法国十九世纪农民画家米勒的故事:他讲了米勒怎么艰苦求学、祖父怎么嘱托他,自己怎么通过刻苦努力成为名画家。这位同学口才不佳,演讲的时候同学们还笑他,但他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演讲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情感:一种同情农民的朴素情感。”李汉仪先生讲到。

1946年,李汉仪先生入读东莞中学,在美术老师谭铸尧先生的启蒙教导下,艺术理想越加明朗。“我原本是很喜欢油画的,这是受谭铸尧老师的影响。他当时从广州买了石膏像拿到莞中,放在教室给大家画。那是我第一次见到石膏像,谭铸尧老师对我很照顾,悉心培养我进行艺术创作。所以从莞中起,我就对绘画产生了浓厚兴趣。”

1950年,在谭铸尧先生鼓励下,李汉仪先生考入华南文艺学院美术部。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背景下该校由著名作家欧阳山担任院长,杜埃、关山月、黄新波、陈残云等知名文艺家任教。

李汉仪先生回忆,在华南文艺学院求学期间,其遇到一批名师,当时黄新波是系主任,关山月是教务处主任,这一期间的求学经历对他帮助极大,但而后毕生耕耘的雕塑事业,却并非最初选择的主攻方向。

“最开始我是学习绘画,先学素描,之后学水彩。老师授课之余,更多的时间是留给你自己摸索实践的。除了到课堂上学习理论之外,我们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画画上。”李汉仪先生回忆,“学绘画面临着材料的问题,颜料、纸张都很贵。我父亲当时是一名小学教师,我进入文艺学院一个月后,他就写信给我说,家里实在是供不起我学绘画,要不我就不要读了回家。当时我的思想负担是很重的,一方面不想给家里带来这么大的麻烦,另一方面还是想继续艺术方面的学习。我就给父亲回信说,那我学雕塑,学雕塑用的是泥巴和石膏粉,泥巴可以自己去收集,石膏粉学校会提供,在材料方面不用花一分钱。是现实问题,让我从绘画专业转向了雕塑专业。”

深入生活汲取灵感

毕业作品广受赞誉

乍听上去,或许走上雕塑之路的原因有些被动,但李汉仪先生对于艺术的热爱却依旧热忱。1953年经高等教育部批准,华南文艺学院与中南文艺学院、广西艺专等几所学校合并成立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即广州美术学院前身,建于湖北武汉)。经过院校专业合并调整,中南美专成立绘画系、雕塑系、图案组。李汉仪先生进入雕塑系,继续三年专项攻读。

这一时期,李汉仪先生的生活条件依旧艰苦,据其回忆在冬天尤为寒冷的武汉,其一度没有厚衣棉鞋,只得找同学的借来穿,好在吃饭问题学校解决,这才能够全心投入雕塑创造。重重磨砺下,他在学成之后随即显现扎实功力——

李汉仪先生介绍,其个人的第一件雕塑作品,为在中南美专时的毕业创作。“是蔡理安老师带领我完成的,当时学校组织我们到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工地体验生活,那是中国第一座长江大桥,建桥难度很大,那时候中国没有那么多钢材,工人们就发明了管柱钻孔法来建。我是雕塑系的团委书记,先到大桥建设地打前站。一位负责同志给我们讲了长江大桥的建设情况,当时最怕遇到的情况,一是起风、二是起雾。我在深入生活的时候,一直在思考,建桥就是改造自然,人的力量是伟大的,我该用怎样一种形式来完成这个毕业创作呢?最后还是决定,从人类改造自然这个角度切入。”

艺术来自生活,李汉仪先生通过细致观察,逐步构架创作思路。到大桥边的第一天,他就发现(每隔)120米一个桥墩,从一个桥墩到另一个桥墩要坐船。轮船靠岸,要把绳索抛到对面,人拉住绳索轮船才可以停靠。“这个动作很生动、很感人,我以此做了一个简单构图,系主任看到之后很认可,我自己还不是完全满意,觉得应该还有更佳的表现方式。”

就这样,为了更好地表达效果,李汉仪先生辗转徘徊于长江边,亲身寻求建桥体验——“在大桥待了半个月吧,基本上就在工地上扎根了,但一直没找到灵感。后来有一次,我坐船从一个桥墩到另一个桥墩,当时风浪很大,船被浪头抛来抛去,颠簸不已,没几下我就吐了。我想着如果风太大船靠不了岸,那桥墩上的工人一天就吃不上饭了。”

真切的瞬间滋味,令灵感涌上心头。“我看到风中的船只摇摆不定,船头的人只能朝桥墩上抛绳索,桥墩上的人再把船拉向桥墩。每个人都使出了浑身气力,整个身体几乎倾斜着,我脑海中一下子就跳出了一个孔武有力的形象。”

(李汉仪先生的中南美专毕业作品《搏斗》  广州美术学院官网图)


就这样,李汉仪先生以此画面为构图,直观生动地表现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无穷力量。“我给这个雕塑起名为《搏斗》,作品发表后,赢得了广泛反响,有评论家专门写文章进行解读,他们说从中体现了‘中国工人建设祖国的信心和决心’。这个作品后来在全国青年美展也得了二等奖。”

激发群众审美共鸣

家乡杰作诠释情怀

在专业角度看来,李汉仪先生的雕塑“吸收了西方写实主义和苏联现实主义的艺术形式,个体人物形象刻画精到,注重人物性格和精神特质的挖掘。没有对历史作深入的调查研究,没有高超的雕塑技巧,是很难达到刻画对象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他的作品不仅是革命历史的一种视觉再现,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寄托与延续”。同时,在革命历史人物创作之余,李汉仪先生的雕塑“同样关注特定历史和社会环境下的无名个体,体现了宏大历史叙事下个体的温情,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和艺术感召力”。

(李汉仪先生作品《东坡笠屐像》  广州美术学院官网图)

1985年,李汉仪先生前往儋州,创作出了海南三大著名雕塑之一的“东坡笠屐”。作品深刻概括了苏东坡被贬至海南时期的代表性形象,充分表达了当地人民对其爱戴与敬仰。坚持“城市雕塑一定要与自然环境相融合,产生造景作用”理念的李汉仪先生,选择将其安放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坡书院院内,但此后的一段插曲,令其印象深刻:根据回顾,当地一些长者提出质疑:“为什么要将苏东坡的塑像置于室外,让‘他’日晒雨淋?”李汉仪先生耐心解释了城市雕塑与室内雕塑的区别,同时倍加感动,因为这让他“深刻体会到了苏东坡在当地老百姓心目中的分量。”

(李汉仪雕塑作品:东莞中学《孕育》雕塑 莞中供图)

从群众角度出发,确是李汉仪先生的核心信条。“因为和群众打交道多,所以我特别看重群众的意见,希望能获得群众的共鸣,这一习惯直接影响到我的艺术创作。我的艺术标准,是要先获得群众的认可,其次才是专家的肯定。我的很多城市雕塑作品,如《烽火年代》、《回归自然》、《旗峰四英雄》等都参加过群众投票评选的活动,每次看到群众投票我能名列前茅,我就很高兴。专家发表了什么意见,我反而不太会放在心上。”

(李汉仪先生作品《旗峰四英雄》 广州美术学院官网图)

这其中,李汉仪先生提到的《旗峰四英雄》,是其为家乡东莞所做一系列雕塑中的代表杰作,通过对袁崇焕、林则徐、关天培、蒋光鼐四位历史英雄人物代表的艺术表达,诠释了“东莞创造的经济奇迹,以及东莞人在改革开放中永不服输、齐心协力建设家园的东莞精神”。

据李汉仪先生回忆,这四位人物的个人雕塑,自己之前创作不少,“这些人物雕塑做下来,始终觉得让人缺乏一种总体印象。怎么去体现东莞这座英雄城市的伟大之处呢?”

对于家乡的深厚感情,此时与艺术思维悄然碰撞。“我一直在思考,东莞原本的经济基础并不好,它由一个农业县起步,缺乏广州这样的地域优势;又不像深圳特区那样,享受到了很多政策条件。但东莞在全国产品出口中所占的比例是惊人的,东莞的迅猛发展靠的是什么?”李汉仪先生道出所感:“我想了很久,把这一现象和城市的英雄气质联系在了一起。虽然没有一些具体的证明,但我总觉得东莞人是英雄的后代,他们奋勇拼搏、永不服输。他们将这种战斗精神发挥在了经济建设中。为了体现出东莞的英雄精神,我的构思是这样的:英雄的灵魂在山川大地上照耀着我们的家乡,所以底座是山河、四个英雄形象在山河之上。在我看来,这座雕塑不仅歌颂的是东莞的历史,更歌颂了东莞的今天,那种永不服输的英雄精神,始终在城市上空盘旋,是我们追梦奋斗的动力所在。”

李汉仪先生毕生创作大量作品,在我国城市雕塑开拓与推广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环顾全国,由其完成的城市雕塑,均能与当地自然风光内在契合、更加提升人文内涵。“时代在进步,城市在发展,我们所居住的环境越来越多元,人们的审美水平也越来越高,城市雕塑的发展也面临着全新挑战。”李汉仪先生总结:“最重要的作用,是体现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让人居住在此有自豪感。城市地位要靠文化提升,城市雕塑的出现会让人产生认同感与自豪感,让人觉得这座城市既宜居又怡情。城市雕塑是城市建设和文化发展联系的一个纽带。城市雕塑的受众永远都是市民,它要符合市民的审美需求,更要满足他们的精神诉求。”

——于战火纷飞的动荡岁月成长,在新中国前进步伐中彰显成就,李汉仪先生通过雕塑艺术,为我们树立了一座座经典的时代丰碑。雕琢光阴,塑造永恒,李汉仪先生的历史贡献,将永远伴随一尊尊雕塑激昂伫立!

参考文献资料:

1.李汉仪先生口述回忆整理;2.《李汉仪的艺术道路》,刘树基;3.《读汉仪兄<回忆录>》有感》,蔡克振;4. 广州美术学院官方网站相关资料,及“987口述史工程”;5.《海南三大著名雕塑背后的故事》,三亚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官方微信公众号;6. 《李汉仪雕塑的风格特征与历史贡献》,肖巨成、朱明等。


专题监制:张树坚

专题顾问:李炳球

专题策划:雷石鹏 张洪波 何杰

专题统筹:刘爱琳 龙小晖

本期撰文:王晨征

本期编辑:陈秋宇

专题出品:都市新闻部

编辑:陈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