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只读了两年书的他,提笔给东莞扶贫干部写了一封感谢信
i东莞 2021-01-07 09:42:14

一封不到30字的感谢信,尽管错别字就有5个,但朴素的字里行间,贫困户对扶贫干部、党和政府的谢意满溢——

“党政(党和政府)给我关心,队长、主任给我雪中送灰(炭),多谢!”

这封信,是写给东莞桥头镇驻揭西县凤南村驻村队长、第一书记赖浩华的,来自村里的独居贫困户杨惠存。

只念过两年书的杨惠存,短短二三十字写得很吃力。朴实真挚的情感,却深深感动了赖浩华,戏称是驻村4年多来收到的第一封“情信”,将珍藏一辈子。

这封“情信”,不仅道出了赖浩华对凤南村4年多的帮扶情,也是东莞对口帮扶成效的生动注脚——凤南村已在2020年6月达到脱贫出列标准,95户370人贫困人口已全部退出。

贫困户从枕头下掏出一封信

至今说起几个月前收到感谢信的场景,赖浩华依然感动,“意外、惊喜,真没想到他会写信。”

当天,赖浩华像往日一样到杨惠存家里拉家常,刚坐下,杨惠存说有东西要给他,转身到枕头底下掏了起来。

“我当时想,他是不是拿证件,让我帮忙办什么手续。”赖浩华印象里,独居的杨惠存,枕头底下放的都是存折、身份证、低保证等“宝贝”。

不一会,杨惠存掏出一个信封,颤抖着双手递了过来,几个黑色大字映入眼帘——“感谢信”“送给队长”“您好”。

感谢信?不敢相信的赖浩华愣了一下。

“赖队,多谢你,一直关心我,没什么可以报答你,写几个字送你。”杨惠存有点哽咽,眼眶湿润。

赖浩华双手接过信封,打开发现,感谢信的信封,用的是桥头镇政府以前给杨惠存发放慰问金的信封,信纸是从笔记本上撕下的一张纸。开头称呼就把尊敬写成了“遵敬”,正文写着“党政(党和政府)给我关心,队长、主任给我雪中送灰(炭),多谢!”

“太感动了,他没念过两年书,不认识几个字,竟然用写信的方式感谢我。”意外又惊喜的赖浩华现场连声说了几句“谢谢”。

在赖浩华看来,他为杨惠存做的事,是一位扶贫干部应该做的本职工作,没想到杨惠存一直念着。

“我要写信感谢他”

“扶贫队来了后,经常来家里看我,帮我申请低保,我心内(内心)感激,所以我要写信感谢他,感谢党和政府!”说到写这封感谢信,杨惠存一句朴实的话,给出了答案。

只念过两年书的杨惠存,写起这封感谢信很是吃力,但信里的错别字和语病,丝毫不影响他表达对党的扶贫政策、对扶贫干部赖浩华的深深谢意。

来自桥头的赖浩华,2016年被选派到揭西县凤江镇凤南村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一上任就逐家逐户上门,了解贫困户家庭情况,几年来都是贫困户家中的常客。

杨惠存今年59岁,2015年劳动时受伤,失去了劳动力,与老父亲相依为命,没什么收入,成了贫困户,2019年父亲去世后一直独居。

赖浩华驻村后,帮杨惠存和其父亲申请了低保。在杨惠存父亲去世后,赖浩华到杨惠存家里更勤了,帮他换灯泡、安装自来水、补办低保证……

半年前,得知杨惠存低保证丢了,赖浩华第一时间给他联系照相馆、自己掏钱带他去拍照,帮他完成所有补办手续,还把办好的证件送到他家里。

杨惠存说,政府的好政策(低保、扶贫慰问等)给了他好生活,扶贫干部的关心让他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他感激、感谢。尽管识字不多,还是萌发了写信的想法,坚持用文字表达对赖浩华的谢意。

杨惠存今年将满60周岁,赖浩华又开始奔走帮他申请“五保户”补助。

“胶己人”连续4年在村里过春节

4年多的驻村,4年多的真心帮扶,在杨惠存等贫困户心里,东莞来的“赖队”早就是“胶己人”(潮汕话:自己人)。

在凤南村,村民亲切地喊赖浩华“小赖”,“找小赖”“找赖队”成了贫困户挂在嘴边的话,“小赖”还常常主动找上门来。

考虑到村民白天外出务农务工,赖浩华经常晚上“出勤”入户,深入了解贫困户情况,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问题。

赖浩华(中)在贫困户家中

“小赖一直都记挂着我们家,我们家变化这么大,全靠小赖的帮助,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村里的贫困户杨丽华这样称赞着赖浩华。

原来,杨丽华一家7口人,她患有脑出血后遗症,行动不便,四个年幼的孙子、孙女上学,儿子儿媳收入不高,家庭困难。赖浩华连线帮扶单位解决孩子的生活费用,通过产业帮扶为家庭带来稳定收入,还为杨丽华的儿子和儿媳联系推荐深圳的企业上班,薪酬收入从原来的2500元变成9000元。

在凤南村,诸如此类的“称赞”和“感谢”还有很多。

让村民感动的是,过去4年,每年春节,赖浩华都在村里过,带着年货到贫困户家中串门。

今年春节将至,赖浩华也打算把家人接到凤南村,与村民一起欢度春节。

文字:邓文燕

摄影:受访者供图

编辑:钟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