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旗峰雅韵|至正铜钟话沧桑 东西海贸一鍮石
i东莞 2020-12-13 16:50:52

如果细看东莞市博物馆的LOGO,你就会发现,它的主要设计元素是铜钟的剪影。此铜钟就是东莞市博物馆所藏的元至正铜钟。作为国家一级文物,它对于博物馆而言意义非凡,但远不止如此,它更是记录本土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以及研究岭南东莞与中亚波斯贸易往来的重要证物。

一口钟,讲述着一段历史;一口钟,镌刻了年代的印迹。我们走近它,倾听历史的回响,感怀岁月的变迁。它镌刻的铭文,书写着历史密码,可见元代币制的变化,可见古代“物勒工名”的制度,可见铸造技艺的高超。

尤其在今天,站在当下的时间点上,凝望元至正铜钟,它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一个不可或缺的文物,彰显着通达四海的胸怀。它带来对“工匠精神”的新的理解,还被赋予了撞响洪钟,振奋精神,祝愿美好未来的宏大意义。

元至正铜钟的前世今生

元至正铜钟,作为国家珍贵文物,如今安静地悬挂在东莞市博物馆的展厅内,与南汉石经幢相望,默默守护着时间的长河。

其实,大钟的使命就是被撞响,只有被撞响的那一刻,才是它生命最有光彩的一刻。钟是佛教礼仪中的重要法器,在许多名刹古寺里,高大的钟楼,增添了寺院的威严;而圆润洪亮,深沉清远的钟声,也被注入了“惊醒世间”的含义。

钟与名刹古寺,无法分离,让我们来回首一下铜钟的故事。

元至正铜钟,原置于东莞资福寺(旧址含今天莞城中心小学)内。20世纪60年代,因资福寺拆除而被移至博物馆收藏。

资福寺是粤中名刹,五代南汉时,在到涌建立。资福寺在县治中心,大宝五年(962)禹余宫使邵廷琄“以廨宇为之”。寺院创建者为朝廷要员,有一种说法认为,邵廷琄就是东莞当地人,亦有一说是惠州人。邵氏在建资福寺的同时,还在寺前建了石经幢(俗称镇象塔)。现石经幢也陈列在市博物馆中,与元至正铜钟两两相守。

东莞佛寺主要代表之一要数莞城内的资福寺 。南宋祝穆《方舆胜览》卷三十四《广东路·广州 ·寺观》载:资福寺,在东莞一百六十步,有罗汉阁,苏子瞻为之记。苏公又以犀带并藏阁上,及作《舍利阁铭》。关于“苏公易以犀带,并藏阁上,与作偈及《舍利塔铭》《再生柏赞》”的文字记录,在后世许多文献中均有记载。陈伯陶等编撰《东莞县志》亦有记载。

元至正六年(1346),铜钟登场。资福寺僧圆进募铸大钟。陈氏《东莞县志》有记载,曰:元初,张宏范取佛脑舍利进于京。至元二十年(1283),寺毁于海寇。大德间,县尹邓荣暨尉刘进程、邑人翟龛相继修复。至大四年(1311 )住持僧某修佛殿。至正六年(1346),僧圆进募铸大钟。

但是,查找崇祯《东莞县志》、康熙《东莞县志》“资福寺”条,未见提及僧众募捐铸钟之事。募铸钟僧圆进及撰钟铭僧福慧,于数种县志中均无传。

元至正铜钟所用材料,成为后世研究的焦点之一。此钟以铜、鍮等原料铸成大铜钟,其中一种说法认为,鍮石为往来东莞的波斯商人、僧侣所赠。铜钟因此成为中亚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进行商贸往来、文化交流的重要历史见证。

东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辑的《东莞市志》里曾有这样的记载:1973年6月,伊朗参议院议长法多尔·谢里夫·埃马率友好代表团来中国访问时,向周恩来总理提及东莞资福寺铸的铜钟有波斯人所捐真鍮投入铸造之事,并特别说明此史实在伊朗有记载,要求一睹为快。当时依照上级指示,资福寺铜钟曾被运去广州参加中伊文物展览。

真鍮:远航跨海而来

很多人可能不会念“鍮”这个词,先普及一下,念[tōu]。鍮字从金从俞,“俞”意为“捷径”“直接”。“金”与“俞”联合起来表示“直接得到的铜”(即不必经过人工冶炼的自然铜矿石)。鍮石也就是一种黄色有光泽的矿石,即黄铜矿或自然铜了。

唐代慧琳《一切经音义》中说,鍮石似金而非金也。《六书故》里指人造鍮,即以炉甘石(菱锌矿)与铜共炼而得的一种铜锌合金,炼铜成鍮。

鍮,因为有黄色光泽,便被元代民众视为珍宝,与金银相提并论。《至正铜钟铭文》有文“净财金银铜鍮等宝,选于至正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铸造铜钟一口”的话,可见当时民众视“鍮”为宝。铸造该钟就使用了这种新材料——鍮。

广州市博物馆研究员陈鸿钧所作《东莞资福寺元至正铜钟款识考》所言:元代采铜业不甚发达。从元初起,便一直以纸钞为通货,除武宗至大年间偶尔用铜钱外, 其余年代均不用铜钱,致使铜矿开采冶炼业萎缩。在广东,元前中期从未提及产铜,韶州岑水场铜矿及其他铜矿已基本停采。

在铜业不甚发达的元代尚有如此巨型铜钟之铸造,的确让人叹为惊奇。元代金属器物传世不多,粤中更少,此铜钟与同年铸造之潮州开元寺铜云板,以及于元祐年间广州制作的铜壶滴漏一套,均极具历史与艺术价值,堪称粤中重器。

陈伯陶《东莞县志·金石略》按语称僧众所捐之“鍮” 来自元时中亚波斯地区,语云:“ 按《广韵》鍮,託侯切。《玉篇》鍮石,似金。《格古要论》鍮石,自然铜之精也。崔昉曰铜一斤, 炉甘石一斤炼之成鍮石。真鍮生波斯国者,如黄金烧之,赤色不黑。”

元代笔记《长春真人西游记》记载长春真人丘处机历经中亚波斯境域,见“国人皆以鍮石、铜为器皿,间以磁( 按: 磁、瓷通),有若中原定磁者 ”。

又宋元期间以鍮石铸造佛像及军刀。欧阳修有诗曰:“鱼皮袋巾香木鞘,黄白间杂鍮与铜。百金传人好事手,佩服可以攘祆凶。”足见鍮石铸造在古时已经比较常见。

仔细研究元至正铜钟的铭文,你会发现铸钟广募众缘,均为“十方贤相宰官、善男信女、僧尼道俗”所助。所助有“钞”,也有“铜钱”。特别引人注意的是铭文上有这样一句:“信女黎一姐助铜二十七斤”。元朝广东开始普遍使用纸币(中统钞、至元钞),从钟款所列捐输者大多使用钞即可见其一斑,但这位信女黎一姐一次性助铜二十七斤,也足见寻常信众亦能获得。

元朝疆域辽阔,交通贸易发达,广州港为重要货物集散地,其输入域外物品数量多少,史料记载阙如,无法统计,但据元人吴莱所记“番舶金、珠、犀、象、香药……盖不下巨万计”来看,种类数量相当可观,鍮石也属其一,且数量较大,从钟款识中寻常信众都能获得即可知也。

唐代在广州设立了管理海关货物的市舶使,到了宋代,“其利不赀,榷金山珠海,天子南库也”,所收的税款是其他海路的数倍。东莞,是这条“广州通海夷道”的必经之地。到了元代,东莞隶属广州府,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逐渐成为其对外贸易极重要的交易地。东莞上通省会,下接香山,外有大洋,广及万顷,俨然是“番东之要津”。潮汐出入,内外往来,都以此为咽喉。

不过,在元至正铜钟铭文中未发现有鍮石为波斯商人所赠的描述。东莞市博物馆研究人员麦淑贤表示,清代陈铭珪(陈伯陶之父)写有《资福寺至正大钟歌》,其中有“惟鍮所出路更远,波斯金眼争来投”之句。另有1995年出版的《东莞市志》提及“波斯商人所赠鍮石”一说。此外,暂未见其他文献记载。

物勒工名:产品追溯的现实意义

元至正铜钟,钟体完整,镌制精良,蟠螭钮,高210厘米,口径111厘米,重约2500公斤。钟腰处横刻大明咒(包括汉字与梵文);四周间隔阳铸铭文“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字样;钟身阴刻小字长幅铭文,另有一处有署“铸造匠人彭德明”字样。

元至正铜钟工艺精良,虽钟体巨大,但绝不显粗重,反而有精致灵动气韵。阳铸线条流畅、图案装饰简洁匀称,钟面光滑,未见铸接缝隙,浑然一体。钟钮为双头蟠螭,形态生动。

元代铸冶雕塑工艺很发达, 除了有阿尼哥、刘元等大师外,还有许多民间工匠艺人,但其名字多已泯没无传。此钟署“铸造匠人彭德明”亦无考,该钟之工艺,对研究元代民间铸造工艺亦有价值。沈柔坚《中国美术辞典》收元代雕塑家(包括民间工匠)凡21人,比两宋和明代都要多,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元代雕塑艺术的兴盛。该钟铸造匠人彭德明可补《辞典》之漏。

东莞市博物馆研究人员麦淑贤认为,“铸造匠人彭德明”这几个字值得特别关注,在钟体署名铸造匠人,其实是反映古代的“物勒工名”制度。把工匠的名字刻在所铸的器物上,等同于质量的检验和追踪,这为研究元代“物勒工名”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物证,同时对当今提倡“工匠精神”和质量检验追踪体系,也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物勒工名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产品质量检验制度,对于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技术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物勒工名从春秋战国时开始出现,秦统一后正式以法令的形式确定下来,汉代以后虽有没落,但大致沿用至清末。可见“物勒工名”是中国从奴隶社会晚期开始,到封建社会末期都一直遵循的一项产品追溯基本原则。

有研究者通过相关文献与研究资料的回顾与分析,可以看到,中国古代产品的质量状况总体是稳定的,并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不断提升,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物质文明。

中国当代产品质量认证认可的发展,是现实经济发展的要求,而物勒工名无疑是中国古代质量管理和认证认可的一项重要发明。中国古代对产品质量的把控,就是从物勒工名入手,产品一旦被生产出来,需要通过一定的标准进行查验,而即使后期出现质量问题,也能通过勒名及时地对具体负责人进行追责,自然能够有效地把控产品质量。

元代基本继承了宋代物勒工名的基本模式,并开始将物勒工名制度与匠籍制度结合使用。不可否认的是,元统治者实施的匠籍制度极大地促进了元朝手工业的发展。

铜钟再铸:撞钟仪式催人向上

东莞资福寺为粤中名刹,元至正铜钟亦为粤中重器,流传有序,颇具声誉,元明以来为之题咏者众。

如今提到元至正铜钟的渊源,东莞人自然会联系到莞城中心小学。学校于1933年迁入资福寺,与铜钟相伴数十载,其缘深矣。在2006年,中心小学之百年华诞时,仿制元至正铜钟。其高度、口径与原钟相同,重量比原钟少0.7吨,实重1.8吨,耗资22万。当再次撞响“百年钟声”,钟声洪亮远播,以示薪火相传,以励今人奋进。

如今在这所百年老校里,每年都会举行至正洪钟节,期间会民主评选出“洪钟少年”。“洪钟少年”是专属莞城中心小学的文化标识,也是全校师生心目中最高荣誉象征。莞城中心小学将至正洪钟节的闭幕日定在每年的校庆日。这一天,全校师生和家长都会簇拥在古朴的金刚经云石塔和大铜钟前,“洪钟少年”身披绶带,盛装出席,手牵着家长,一起走红毯,并撞响洪钟,敲击的次数则是学校的年龄。

我们赋予了元至正铜钟新时代“洪钟少年”的文化意蕴,再次撞响洪钟,催人向上,意义非凡。

【元至正铜钟简介】

元至正铜钟,铸造于元至正六年(1346))原置于东莞资福寺(旧址含今天莞城中心小学)内。蟠螭钮,钟高210厘米,口径为111厘米,重约2500公斤。铜钟上之铭文记录铸钟缘由以及捐赠芳名。

【主要参考资料】

1. 李卫华、杨钰、张梅芳:《从古代文献探“物勒工名”》;

2. 陈鸿钧:《东莞资福寺元至正铜钟款识考》;

3.东莞城市历史文化特色与价值研究课题组编著:《莞城历史文化特色价值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4.东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辑:《东莞市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

监制:张树坚

顾问:李炳球

策划:雷石鹏 张洪波 何杰

统筹:刘爱琳 龙小晖

撰文:王红林

图片:李梦颖

视频:李梦颖

出品:都市新闻部

编辑:贾庆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