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昭通大决战|东莞社工情暖乌蒙
i东莞 2020-11-30 08:27:30

35.47万群众搬出大山,新建集中安置区达23个,大型跨县安置区拔地而起……脱贫攻坚号角响起后的短短几年,东莞协助昭通完成了脱贫攻坚工作中数十万人大迁徙的壮举。对于数十万搬迁群众而言,搬迁不容易,从土地上解绑后,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一步跨越,更不容易。

随着搬迁群众在新社区的落户,如何让他们“搬得下,稳得住,有发展”刻不容缓。这也是东莞和昭通两地政府,乃至全国脱贫攻坚工作中,必须要做好的“后半篇”答卷。如何破题?莞昭携手探索的社会工作服务协作体系有样本意义。


■11月28日,东莞社工罗睿杰组织社区老年人乐队排练

小小社工队

激发搬迁群众大能量

■昭通市鲁甸县卯家湾易地搬迁安置点

11月28日下午2点30分,昭通市鲁甸县卯家湾易地搬迁安置点景新社区居委会里,东莞社工罗睿杰、吴显连和5名鲁甸当地社工忙得不可开交。安全教育课、老年乐队排练、社区少年篮球队成立仪式等一系列活动马上就要开始了。

“阿连,你负责安全教育课,小芳你负责老年乐队排练场地的安排和服务,剩下的人和我去给篮球队发放服装、颁发队旗。”作为景新社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总负责人,罗睿杰有条不紊地为社工团队成员分工、布置任务,很快,篮球场、排练室、培训课堂里各个活动热火朝天地运转了起来。

■东莞社工罗睿杰训练社区篮球队的小球员

晚上6点,各项活动都顺利完成了,但罗睿杰和吴显连的工作却还没干完。再过一个星期,他们将结束为期一年的帮扶任务返回东莞,他们必须在离开前做好社区重点服务对象的归总梳理、撰写帮扶项目结束后的总结和建议报告。

回顾一年来的服务帮扶,罗睿杰和吴显连自豪感、成就感溢于言表:协助社区建成稳定的文明生活服务体系,与从5个县城搬迁而来的8000多名互不相识群众,通过社工组织的活动平台,逐渐融合转变,开始适应城市社区生活给他们带来的诸多积极变化。其中,能为社区90%以上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提供一定助力,更让罗睿杰和吴显连感觉到了成就感。

今年3月,贫困户杨明(化名),告别了深山,带着母亲、妻子和三岁的儿子搬进了景新社区,但是由于母亲行动不便、妻子患病在身,加之儿子需要照顾,杨明一直不敢外出务工。

“在老家,每天花少量时间打理好家中田地后,便可回到家中照顾一家老小。搬过来后,没田种了,我想到附近的扶贫车间务工,但放心不下他们。”杨明直言,正因如此,刚搬到景新社区没多久,他就有了搬回老家的念头,考虑到儿子未来的教育环境,杨明暂时压制住了心中的想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生计的压力,搬到社区6个月后,杨明有点“熬”不住了。

“走访到他家了解情况后,我们立即将其纳入重点服务家庭,在征得杨明同意的前提下,在其家中安装了监控视频,并专门安排社工落实每日杨明外出工作期间的走访服务。”罗睿杰说。社工服务的介入,解决了杨明去扶贫车间务工的后顾之忧,现在每逢社区活动,杨明都会兴高采烈地带着儿子参加,他还希望过两年社区能将儿子招到少年篮球队,培养儿子的兴趣爱好。

■社工训练社区篮球队的小球员

景新社区居委会工作站副主任马茹告诉记者,像杨明这样的搬迁户并不是个案,仅景新社区类似杨明这样的重点服务家庭就有10多家。刚开始时,她怎么也想不到这些让居委会干部头痛的问题,小小的7人社工团队就将问题迎刃而解,让社区群众信得过、离不开,有效地激发了社区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动力和信心。

东莞社工“传帮带”

昭通社工服务体系具雏形

实际上,景新社区仅是莞昭两地携手探索的社会工作服务协作体系中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针对易地搬迁安置区的“后半篇”文章,广东省第五扶贫协作工作组和东莞市民政局积极探索,发挥社会工作力量在扶贫协作中的协同作用,推动服务扶贫、人才扶贫。

为此,东莞市民政局结合实际走访调研情况,积极谋划、稳步推进,在开展东莞市帮扶昭通鲁甸卯家湾易地搬迁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东莞市民政局对口帮扶茶园村十件实事之社会工作驻点服务项目的基础上,会同市经协办,在5月20日印发了《关于携手奔小康镇街帮扶昭通市社会工作服务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统筹莞城街道、樟木头镇等22个镇街安排社会工作力量,在对口县区的大型安置点开展社会工作扶贫协作工作。

■东莞社工的贴心服务受到社区居民的认可

《方案》印发后,在东莞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东莞市民政局迅速成立对外扶贫协作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召开东莞·昭通社会工作服务帮扶工作会议,对社会工作服务帮扶昭通进行部署安排。东莞市民政局及22个镇街迅速行动,尽锐出战,共组织40名平均从业时间高达8年的东莞督导级社工驻昭帮扶,其中还包括不少省党代表等“又红又专”的社工人才,也不乏在2014年参与了抗击鲁甸803地震救灾期间帮扶的社工。

与此同时,为实实在在地落实《方案》精神,东莞市民政局、各镇街主要领导,在项目启动后还严格落实“一把手”实地跟进督导机制,确保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实实在在地在对口帮扶县(区)落地见效。

■罗睿杰与老阿婆合唱快板

东莞社工进驻易地搬迁安置点的各个社区后,重点聚焦当地社工人才培养和社工服务体系的构建,注重培育昭通人才资源内生动力与发展能力。针对当地社工发展的诸多症结,东莞社工积极配合当地抓好当地人才的团队建设和专业能力建设,督导缓解了昭通市社会工作“三无三缺”的问题。如按照“1帮4”的结构形式,由东莞督导级社工“传帮带”当地社工、有志从事社工的青年,通过开展多轮次的辅导授课,帮助昭通民政部门将2020年全市报考国家社工师的人员数量提高了4倍;又如依托东莞社工机构向民政部申报,取得中央财政59万余元支持的昭通社工专项帮扶资金等,为当地社工队伍建设打开了局面、播下了种子。

东莞社工在各个安置点内新型社区所体现出的积极作用,让昭通各级政府看到了成效。在东莞挂职扶贫干部的积极推动下,昭通市进一步加大了构建社工服务体系的力度。

■社工给社区孩子上安全教育课

以鲁甸县为例,在鲁甸县委常委、东莞挂职干部钟雅哲的推动下,鲁甸县借力东莞市、镇两个社工服务项目以及3个机构的督导援助,在今年11月成功孵化了第一家康园工疗站——莞甸同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由东莞社工“传帮带”培养的当地社工程勇担任法定代表人。该机构将承接卯家湾安置区的康园中心项目,为区内残疾人提供心理辅导、康复训练和融入就业等服务,同时解绑这些群众家庭中的劳动力,并以此为抓手建立安置群众的社会支持网络。

数据显示,截至东莞社工三大帮扶项目结项,社会工作服务覆盖了昭通市16个社区,培训99场次,“传帮带”近200名当地社工(含民政干部、社工学生、社工),开展社区大型活动134场次,走访安置群众2142户,累计直接受益人数9019人,间接受益人数17190人,协助昭通机构成功申报中央财政项目1个。2020年,昭通市当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登记数达到了历史新高,社工服务体系初具雏形。

协作双赢

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作为一名有10多年工作经验的资深社工,很快就要离开昭通的罗睿杰心中不舍,并对社工帮扶工作产生了很多思考。

“昭通如今的社工服务体系,就像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而当地众多大型安置点的大量服务需求,对于这个‘孩子’而言担子过于沉重。”罗睿杰说,东莞社工今年的对口帮扶项目结项了,效果明显,也为当地社工服务体系注入了规范化的科学发展动力。但是,就目前昭通当地社工服务体系的发展程度和各个安置点的实际需求而言,一年的帮扶并不够,仍然需要东莞社工“扶”着走一段。

自从东莞对口帮扶昭通后,东莞市委党校教授孙霄汉一直高度关注昭通对口帮扶工作。孙霄汉说,受益于早期与香港社会服务机构的交流学习,东莞社会服务工作目前可以说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高水平的社工服务体系也为东莞海纳百川,吸引五湖四海的人才扎根融入东莞发挥了重要作用。

孙霄汉认为,中央对地方政府脱贫攻坚工作有多方面要求,就易地搬迁安置工作而言,完成搬迁仅是“前半程”,让搬迁群众从心底认可政策,从精神层面感受到搬迁后带来的积极变化,树立起在城市生活的信心更加重要。

“昭通数十万群众迁徙安置后,要说心里没有顾虑,绝对是假话。东莞社工的帮扶案例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搬迁群众在新环境中,如果心静不下来,产生失落感,融合不好,很有可能会产生一些社会问题,这与国家脱贫攻坚的大战略是不相符的。”孙霄汉说,东莞社会工作服务经验恰巧就非常契合这些易地搬迁社区的融合治理需求,但东莞的社工力量也不可能永远扎在昭通,助力当地构建科学、规范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方是长久之道。

“除此之外,东莞也是外来人口比重很大的城市,大量外来人口的迁入,与昭通的易地搬迁安置具有共性。东莞社工在昭通的帮扶过程中,这种社会工作服务经验,对于东莞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同样能发挥重要作用,最关键的是,在昭通开展社工帮扶项目成本并不高。”孙霄汉说,不论是从国家大战略层面,还是东莞、昭通的实际需求来看,社会工作服务的继续深入协作帮扶,既是双赢之举,更是必要之举。

文字/王子玺

摄影/郑琳东 视频/杨溪 陈奕希 肖延昆 杨智宏 郑琳东

编辑/钟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