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莞籍坪石先生⑩|弘扬宿儒崇高师德 铸牢东莞文化自信
东莞时间网 2020-06-05 10:05:13

烽火岁月弦歌不辍,教书育人初心不改——1940年10月,饱受战乱之苦的中山大学师生,从云南澄江迁至韶关乐昌坪石,这座粤北小镇成为华南教育重镇。至1945年初因战火蔓延迁离,四载有余的坎坷时光,培养两万多名毕业生,一大批教授学者,在艰难困顿中诲人不倦、著书立说,在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为新中国培养储备大量优秀人才。

回溯往昔,邓植仪、容肇祖、郑师许、陈安仁、吴壮达、何作霖、邓盛仪、袁镇岳、尹日涛、刘耀燊、丁纪凌、黄仲文、卢文、刘伟民、毛鸿甫等一批东莞籍教授学者,在中山大学历史上写就不凡篇章,“莞籍坪石先生”于危难之际培养栋梁,坚信抗战必胜,彰显大家风范。连日来,东莞日报推出的“您好!‘莞籍坪石先生’”系列专题报道,带领读者重温历史,引发广泛关注。

追忆先贤,奋进当下。讲好“莞籍坪石先生”故事,传承师德学风,吾辈责无旁贷。根据计划,接下来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将整合资源统筹推进,做好“莞籍坪石先生”相关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展示工作,通过对相关资料事迹进行系统挖掘、搜集、整理,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宣传和展示,弘扬“莞籍坪石先生”不畏艰难的崇高精神,坚持教书育人、深耕学术的家国情怀。

■远眺位于桥头的“莞籍坪石先生”邓植仪故居。从这里启程的邓氏族人,才俊辈出,建树广泛

东莞展览馆

增设“莞籍坪石先生”爱国事迹展示

今年初,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明确“责任书”、制定“施工图”——《关于做好东莞籍“坪石先生”相关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展示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并印发相关镇街单位,共同推进与“莞籍坪石先生”相关的历史文化传承和文物保护工作。

根据《方案》,“莞籍坪石先生”相关镇街及单位,将打出“组合拳”,合力加强“莞籍坪石先生”的故事挖掘及相关历史资料搜集、整理,建立专题场馆或主题展览,传承东莞历史文化和名人文化,讲好“莞籍坪石先生”故事。

在搜集整理史料、资料和实物的基础上,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将在东莞展览馆三楼“魅力东莞——品鉴文化韵味”陈列中,辟出专门空间,增设“坪石先生”故事专题,展示“莞籍坪石先生”们教育报国、学术报国的爱国事迹。

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届时,大家如果想了解“莞籍坪石先生”在烽火岁月中的更多事迹,可前往东莞展览馆参观。

■在坪石度过特殊岁月的“莞籍坪石先生”们,大多在这样的环境中治学著述,而今足以给后人无限启迪

桥头

加快推进建设

东莞籍华南教育历史名人陈列馆

“莞籍坪石先生”所在相关镇街,目前也在积极行动。桥头邓屋村人文底蕴深厚,声名远播。“莞籍坪石先生”邓植仪、邓盛仪兄弟,便是其中杰出代表。

作为第三批“广东省古村落”,邓屋村现保存邓氏宗祠、文帝庙、邓植仪(与邓盛仪)故居、邓仲硕故居、炮楼、门楼、古民居、古井、古巷道等传统建筑和名人故居。根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桥头计划加强对邓屋古村的活化利用及环境美化,搜集、整理东莞籍华南教育历史名人资料,设立东莞籍华南教育历史名人陈列馆(邓屋村),打造桥头文化旅游教育新名片。为确保项目顺利开展,今年5月7日特别召开推进会。

■桥头迳联古村落距今已有近800年历史,整体建筑错落有致,池塘、山林环绕,构成了令人心旷神怡的恬然景致

根据计划,桥头将依托地区文化优势,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聚焦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建设东莞籍华南教育历史名人陈列馆,利用邓屋村“广东省古村落”的旅游资源,挖掘“莞籍坪石先生”邓植仪、邓盛仪等人的历史故事、事迹,加深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和文化认同,推进文化旅游深度有机融合,打造以岭南古村落文化体验与华南教育历史研学相结合的特色游览点与教育点。

莞城

依托容庚故居等文化元素

打造“东莞记忆”项目

莞城容家,可谓名门望族,大师辈出,是中国近现代学术领域享负盛名的世家:著名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篆刻家容庚,及其弟著名古典哲学家、史学家、民俗学家容肇祖当属翘楚。1942年,容肇祖重返中山大学任教,担任文学院历史系教授,讲授中国史学史、中国思想史、中国断代史等课程,几经生死考验,依旧坚守讲坛。

位于莞城旨亭街八巷的容庚故居,是容庚及其弟容肇祖、其妹容媛的出生之处,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接下来,莞城将以容庚故居为核心,与三江六岸“东莞记忆”项目建设相结合,推进旨亭街等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活化利用,发展文化创意、文化休闲等产业,激发活力,力求将之打造为“东莞记忆”项目的核心区域。

祖籍虎门白沙村的历史学家郑师许,在坪石时期任中山大学师范学院史地系主任,桃李满天下,著述颇丰。目前虎门正广泛搜集郑师许的著作和历史资料,计划设立郑师许专题书室进行集中展示,一并介绍郑师许事迹成就,丰富展示内容。

延伸阅读

东莞日报记者对话东莞文史专家李炳球,详尽解读“莞籍坪石先生”——

为人师表树典范 治学风范需传承

记者:之前本报所涉及的报道之外,在您看来,“莞籍坪石先生”还有哪些值得一书的事迹?

李炳球: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后,中山大学开始了内迁的过程。抗战期间,三易校址。1939年2月迁到云南澄江,1940年10月又迁到粤北坪石,1945年再次迁到粤东梅县(部分师生迁至连县、仁化,成立分教处),直至抗战胜利后才结束颠沛流离的日子,迁回广州。

中大坪石办学时期,中大先师们书写了一段炮火连天弦歌不辍、山野村舍书声回荡的感人历史,其中有不少“莞籍坪石先生”,大家比较熟悉的有邓植仪、陈安仁、容肇祖、郑师许等。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莞籍坪石先生”兢兢业业,严谨治学,正如陈安仁所说,学而后教,教而后学,相互促进。“为人师真不容易,要有研精慎独之精神修养,要有垂世范俗之工作效能。”陈安仁在《我的教师生活》一文中的这句话,可谓对为人师表最好的诠释。

坪石时期,中大各学院分散于坪石100里的范围之内。“莞籍坪石先生”在日常教学之外,还经常应各个院系的邀请,举办各种各样的讲座。如文学院经常请教授在一些纪念活动中开展讲座,陈安仁讲了《希腊文化盛时与中国同期文化之比较》,郑师许讲了《玄奘三藏之行脚与取经》;受法学院邀请,容肇祖讲了《管子书中的经济思想》、郑师许讲了《中国历代国都经营及经济中心之迁移》,陈安仁讲了《汉代交通西域对于文化经济之影响》。

坪石办学时期,中大先师们于烽火中培养栋梁之材,这其中“莞籍坪石先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除了邓植仪、陈安仁、容肇祖、郑师许这几位,还有一些其他“莞籍坪石先生”,如袁镇岳、刘伟民、吴壮达、何作霖、邓盛仪、毛鸿甫等,他们在各自的教学领域贡献了各自的才智。邓植仪还曾应湖南新农学会之请,往长沙做《关于湖南农业问题》的报告。

那时虽处于战乱年代,但中大的学术气氛很浓,“坪石先生”们非常活跃。如勤于著述的陈安仁,写了《中国农业史》《中日战时经济之比较》等,郑师许也发表了一系列论文。



■李炳球认为在对“莞籍坪石先生”的事迹进行充分挖掘之后,需要进行全方位、立体式高水平展示

记者:挖掘讲述“莞籍坪石先生”烽火岁月中弦歌不辍的故事,有何现代价值与意义?

李炳球:抗日战争时期,以中山大学为代表的中国高等院校,冒着纷飞炮火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内迁,其意义之重大怎样说都不为过。各院校为了保存学术实力、赓续文化命脉、培养急需人才,历经千难万险,在烽火中坚持办学,令人景仰。

二战中,欧洲各国的大学也面临各种危机,但并没有大规模的流动。当时苏联的莫斯科大学在战争中有过短暂的迁徙,但时间不长,只有一年多时间,没有像中国高等院校经历这么长时间的内迁,而且没有被战争摧毁,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堪称奇迹。

从这个角度来说,《东莞日报》策划推出的“您好!‘莞籍坪石先生’”系列报道,弘扬“莞籍坪石先生”在硝烟中坚持教书育人、治学研学、报效国家的崇高精神,是非常有意义的。文化需要传承,学脉也需要传承。“您好!‘莞籍坪石先生’”系列报道,以“莞籍坪石先生”为个案,来展现抗战时期中大先师们弦歌不辍的崇高精神以及对抗战必胜的信念,是一个非常好的策划,以小见大。为大家了解那段特殊历史——中大先师们在艰难困顿中著书立说、传道授业、抗日救亡,提供了一个极佳窗口。

中大“坪石先生”坚持以教书育人、报效国家的爱国精神,无疑是值得大力弘扬的,他们为后人做了一个很好的垂范,要继续发扬下去。当下,东莞正致力于打造“湾区都市、品质东莞”,需要把东莞的优秀传统文化挖掘、整理出来,把“莞籍坪石先生”的爱国精神弘扬出去,让新一代的东莞学子了解先辈们在那样艰难困苦的时期还坚持为国家作育人才,继承先辈传统,建功新时代。“坪石先生”有着很强的现实教育意义。

记者:当前,东莞正积极做好“莞籍坪石先生”相关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展示工作,对此您有何建议?

李炳球:目前,东莞正积极组织力量挖掘、整理“莞籍坪石先生”相关资料、事迹,并将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和展示,这是非常好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个人觉得,首先要把“莞籍坪石先生”挖掘好、研究透。“莞籍坪石先生”究竟有多少人,要花时间和精力去弄明白,要通过大量的走访,如走访他们的学生、后人等,获得第一手资料,这是最重要的。其次要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高水平展示。如果单靠档案、图片进行展示,可能没有太多现场感,因而建议在展示的时候有一些历史场景的还原,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此外要加强对中大坪石办学时期莞籍学生的整理和挖掘。“坪石先生”主要是教书育人、赓续文脉,他们培养了哪些学生,尤其是哪些莞籍学生,这些学生后来取得了哪些成就,同样值得挖掘、整理出来,这样才比较完整,才能形成一种文脉的传承,大家才会对“坪石先生”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就目前所知,不少从坪石走出来的莞籍学生均颇有建树,如毕业于中山大学师范学院史地系的张寿祺,后来成为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为中山大学人类学系重建和“民族考古学”理论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的卢炽辉,曾任广雅中学校长、广州市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著名教育家。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院的周庆均,是我国著名的传染病临床医学专家,尤其在肝病领域造诣甚深,1965年编著的《传染性肝炎》是我国第一本肝炎专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病毒性肝炎专著之一。毕业于中山大学地理系的沈灿燊,历任中山大学地理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著名水文学家。毕业于中山大学农学院的何等平,曾任教于中山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系(动物学、昆虫学课),后调华南农学院(1984年更名为华南农业大学)园艺系负责果树、蔬菜、昆虫学教学科研。

专题监制:张树坚

专题策划:雷石鹏 何杰

专题顾问:李炳球

专题统筹:何杰 刘爱琳

本期撰文:赵水平

本版图片:陈沛鸿

专题出品:东莞日报文体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