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双胜利”奋进⑳|关爱“不落一人”!东莞“硬核”防疫之外更有温情守护
i东莞 2020-03-09 12:48:40

准备踏上“寻人之路” 朱珍珍摄

2月29日一早,东莞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就带着杯面、饼干、棉衣、棉被等物资,打满一壶壶热水,踏上了“寻人之路”。一只口罩、一碗热腾腾的面、一个容身之处,温暖了街头流浪人员,也温暖了疫情之下的东莞。

一枝一叶总关情。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需要铜墙铁壁一般的“硬核”防线,更需细致入微的温情守护。

习近平总书记2月23日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指出,对因疫情在家隔离的孤寡老人、困难儿童、重病重残人员等群体,要加强走访探视和必要帮助,防止发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事件。

东莞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疫情之下心系困难人群、弱势群体,在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之外,以“绣花功夫”传递执政温度,关心关爱直抵人心,兜底保障“不落一人”。

守护安全

筑牢重点领域安全屏障

“2020年第一次拉着行李箱、背上行囊,不是去看世界,而是跟着熟悉的伙伴们战斗在工作岗位上。”

这是市社会福利中心医务部护士长袁爱文,被纳入中心一级防控人员第一天,写在日记开头的话。

市社会福利中心一级防控人员

养老服务、儿童福利、救助管理等民政服务机构入住人员相对集中,老年人、儿童、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等民政服务对象都是易感易染人群,必须加大防控力度。市民政局高度重视,迅速反应,第一时间实行封闭式管理,建立局领导分片督导镇街民政全域防控制度和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对镇街养老机构实行“一对一”包干制度,并完善防控工作情况日报制度,全面掌握服务对象底数,通过智慧养老平台、平安铃等途径,及时履行疫情监测和报告责任,妥善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2月25日,市民政局印发《东莞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民政服务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按照高于社会面防疫标准的要求,对我市民政服务机构防疫措施进行再升级,以“五个最严”措施,坚决防止服务机构内发生输入性疫情和聚集性疫情,有效保障工作人员和服务对象的生命健康安全。

东莞市社会福利中心同日起,继续实施30天封闭式管理,并细分为三级防控区域。老人、儿童生活区域为一级防控区域,一级防控人员实施全封闭式管理,安排在中心居住,不得与外界人员接触,最大限度降低风险。袁爱文还没来得及好好跟家里交代,当天一大早就和一级防控“战友”们一起住进了中心。简单收拾出几张上下床,加上中心统一配置的生活用品,二级防控人员帮忙打来的饭菜,拉开“隔离”生活序幕。

严格的防控措施在市救助站以及全市45家养老服务机构同步落实。并且,明确责任主体,对全市所有机构工作人员和服务对象开展“拉网式”大排查,建立健全员工和服务对象台账,进一步落实相关隔离措施,实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应急值守制度,一系列防疫措施在各民政服务机构落实落细,为老年人、儿童、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等民政服务对象筑牢一道道安全防线。

各镇街(园区)定期对重点社会救助对象进行摸排

在全市各村(社区),还建立起社区、社工、社会组织、其他社会力量“四社联动”的工作机制,其中特别强调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主要负责协助村(社区)做好疫情监测、关爱弱势群体、专业服务、社会力量动员、宣传教育等5项工作,切实筑牢基层联防联控的严密防线,保障弱势群体健康安全。

暖心服务

确保群众生活不停摆

家住塘厦镇林村公寓的林婆婆,从年初一到现在都没有出过门,女儿每周给她送一次菜。时间久了青菜容易不新鲜,老人一个人吃饭也总是凑合。2月20日起,塘厦镇正式恢复“大配餐”送餐入户服务,社工、护工当起“外卖骑手”,林婆婆每天中午都能收到营养丰富的安心午餐。

居家养老大配餐 市民政局供图

和林婆婆一样享受“大配餐”服务的还有塘厦镇试点社区23名居家养老服务对象。疫情裹挟之下,几乎人人受到波及,而对于独居长者、低保家庭、残障人士等困难人群、弱势群体而言,抗风险能力不强,疫情之下日子更加艰难。如何让他们的生活不停摆,并且得到周全的照顾?

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市民政局指导全市各镇街(园区)社会事务局积极统筹,各民政服务机构防疫、服务两手抓,各领域社工打头阵,多方联动共同扛起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

东莞市香市公益互助会居家养老项目社工积极组织护工线上学习防疫知识,每天上门服务长者,并多方筹集防护物资,保障护工及老人的健康安全。


乐民社工 市民政局供图

东莞乐民社工主动关注弱势群体,通过微信、热线电话和走访的形式,为长者及其他弱势群体提供情感陪护、关系调解、疫情排查、政策解读、防疫知识宣传及资源链接服务,服务受众人次达16768人次。

东莞正阳社工为湖北返莞人员、居家隔离对象、社区独居长者等特殊群体开展生活照顾、情绪疏导、政策宣教、健康监测、代购等专项服务,服务医学观察群众达1185人次,服务普通群众达353285人次。

疫情期间各民政服务机构实施封闭式管理,阻止了脚步,却阻止不了服务对象对家人的思念。面对闹脾气、吵着要回家的老人们,敬老院贴心服务。

莫婆婆与儿子见面 市民政局供图

其中,石碣敬老院87岁的莫婆婆以往经常和儿子见面,得知儿子要去防疫一线执勤,婆婆心里十分担心,却又不想耽误儿子工作。社工深谙婆婆心意,打开一台笔记本电脑,屏幕上变戏法似的出现了婆婆熟悉的那张脸。看着身穿制服的儿子在镜头面前报平安,婆婆眼角不禁湿润起来,“看到你平安我就放心了。”

市社会福利中心则兼顾老人儿童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除了营养均衡的一日三餐,还有新鲜的水果帮助他们提高免疫力,每天分发凉茶给有需要的老人,指导老人们运动锻炼身体,在保障儿童身体健康和安全的同时,开展各种趣味活动。

疫情之下,服务“不打烊”,关爱不停步,温暖了弱势群体,也彰显了东莞社会治理的“绣花功夫”和执政温度。

温情救助

托起民生保障底线

朱珍珍摄

“大叔,我们是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先给你测个温。”2月29日一早,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就联合社工、镇街社会事务局工作人员以及志愿者,出现在流浪人员面前。“你愿不愿意去救助站啊,那里有得吃、有得住。或者我们给你买车票,送你回老家?”每遇到一名流浪人员,工作人员都会耐心劝导他们。

朱珍珍摄

流浪乞讨人员是最困难、最脆弱的困难群体,是易感、易发及高危传播人群,需要倍加关心和爱护。为确保对流浪乞讨人员的应救尽救,防止疫情因流浪人员发生扩散,市救助站加强站外巡查,开展街面救助专项行动,不分昼夜,走街串巷,到容易“被遗忘的角落”进行“拉网式”排查,为流浪乞讨人员测量体温,了解其身份信息、家庭情况、身体状况、有无湖北武汉接触史等情况,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劝导进站接受救助,为不愿进站人员提供生活物资和救助指引卡片,确保流浪乞讨人员及时得到救治、救助。目前,专项行动已开展三期,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257人次,派发御寒大衣88套、棉被79床、鞋子67双、食品291份,劝导9人进站接受救助。

朱珍珍摄

越是特殊时期,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做到保基本、兜底线。了解到我市残疾人群体普遍缺少口罩的情况,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高度重视,立即调配一批口罩给市残联,要求全力做好残疾人群体口罩保障。市残联于2月24日上午领回口罩,2月24日下午仅用3个多小时,10万多只口罩就发放到33个镇街(园区)、4家公办康复教育机构手中。

为保障社会救助对象及时得到照顾和救治,市民政局与各镇街建立疫情通报机制,并安排社区工作人员、社工、志愿者落实生活不能自理的重点社会救助对象日常照料,防止因疫情防控隔离造成重点社会救助对象无人照料,导致的冲击社会心理底线事件的发生。各镇街(园区)社会事务局定期对辖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收入家庭等重点社会救助对象进行摸排,并做好政策指引,指导各镇街(园区)及时协助同级医疗保障分局做好重点社会救助对象疫情患者救治救助工作。

同时,为落实在莞新冠肺炎患者临时救助,在我市范围内对来莞探亲、旅游、务工的非本市户籍人员,因患新冠肺炎经救治后仍出现临时生活困难的,可根据《东莞市困难家庭临时救助实施办法》有关规定给予临时救助,确保因患新冠肺炎出现困难的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力保障。

“疫情防控任务仍然艰巨,但‘托底线、救急难、保民生’关系着最需要关注和帮助的群体,越是不易,越要全力以赴。”市民政局局长张春扬说,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装在心里、扛在肩上,落实到疫情防控的每一个环节,不漏掉任何一个人,是民政人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众志成城、守望相助,一定能打赢这场硬仗。

全媒体记者 朱珍珍

全媒体编辑 钟彦亮